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

保住了面子,失去的是什么?

近来保面子的事发生很多,而且什么方面都有。如云南的“躲猫猫”,还有云南的一个法官“睡死”在看守所,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,组织相关当事人串证,编造证词。河南灵宝市为了自己的面子派警察到上海抓人,是因为该市的一位青年说了真话“诽谤”市里的工作,伤了市领导的面子。这些是政府或者司法部门的面子,那么学术机构呢?也不例外。前些时候经常听到报道说某某大学学术造假,某某院士学术造假。面对造假,各高校第一时间并不是讨论如何处置,首先做出的动作是辟谣,或者通过种种关系让事情压住不曝光。履见不鲜,当初刚刚听说的时候有些惊奇甚至愤慨,但到后来变得很理解了。
灵宝市关了这位青年,让他写了改过书,保证书,市里领导大获全胜,挽回了面子,但是老百姓的心里是不是在骂?“躲猫猫”假如躲成功(可能性很大,不成功只是一个例外),难道别人就相信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问题得到解决了?把别人揭穿学术造假的口封住了,难道就让自己学校的水平提高了。其实谁都看得到,我们发表了这么多的论文,获得了这么多的成果,评上了这么多的院士、教授,但是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是这个水平。
本来应该被认为最可信任的学术机构、政府及政法机关却常常出现为了面子而不惜造假,那么我们还能够相信谁?

没有评论: